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,深圳市正式实施义务教育阶段“每天一节体育课”,政策出台后引发社会热议☁️K8凯发中国官方网站。深圳出台的该政策不仅让人眼前一亮,而且也体现出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对改善学生体质,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信心与决心。
把本该属于青少年每天必要的体育活动时间“还”给青少年,不仅有助于改善“小胖墩”“小眼镜”情况发生,同时有助于文化课学习。通过体育运动、比赛收获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,体会奋勇争先、永不放弃的精神,远比书本上来得更真实、更直观,记忆也会更深刻。
无独有偶,近日,“中华体育精神大讲堂”校园宣讲和“冠军体育课”运动员进校园活动在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举行。乒乓球世界冠军许昕、陈幸同与该校学生分享了各自的成长励志故事并一起切磋球技,为孩子们带来了别样的冠军体育课。
对于青少年而言,能够在年少时看到喜爱的运动员,甚至在他们的带领下学习运动技能,聆听励志故事,对孩子们的成长大有裨益。近年来发布的《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》《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》等文件中,都对运动员进校园开展健身指导服务进行了部署。
运动员走进校园开展体育健身指导,可以让孩子们与高水平运动员面对面学习交流,充分调动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,通过榜样的力量鼓励孩子在学习和训练中奋发努力、勇于拼搏,引导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。同时,也搭建了更加丰富的活动平台,让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,共同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。
做好青少年校园体育工作,要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运动时间,不论是每天一节体育课,还是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,都要不折不扣执行。体育教师要积极做好学生体育技能的传授,科学健身知识的普及,把体育课作为每天的必修课去开展。
同时,要培养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兴趣。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,需要家庭、学校、社会等共同发力。在这之中,社会各界不仅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,而且要提供适合孩子的运动场地。于学校而言,特别是教师,要向孩子阐明体育对他们成长的必要价值,教会他们必要的运动技能。同时,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,要逐步满足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个性化需求,增加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。对家庭来说,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十分必要,身教胜于言教,只有当父母积极参与到健身活动中,孩子们才能更积极主动地动起来。
《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》中指出要“建立国家队、省队运动员进校园、进社区制度,现役国家队、省队运动员每年要在中小学校或社区开展一定时间的健身指导服务”。因此,运动员进校园,要形成制度性、常态化机制,把走进校园当作优秀运动员日常训练、比赛以外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。把运动员多年来学到的运动技能、运动经历、励志故事等与更多青少年分享,让更多人通过体育收获健康、收获快乐。